不動產經紀人考古題
國文101年
一、作文部分:(60 分)
《管子.牧民》云︰「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」;然而四維之中,又以「恥」最為重要,昔者曾子謂子襄曰:「子好勇乎?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:自反而不縮,雖褐寬博,吾不惴焉?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!」(《孟子.公孫丑》)請以「行己有恥」為題,作文一篇,加以論述之。
二、測驗題部分:(40 分)
1、B
往有商人,貸他半錢,久不得償,即便往債。前有大河,雇他兩錢,然後得渡。到彼往債,竟不得見。來還渡河,復雇兩錢。為半錢債而失四錢,兼有道路疲勞乏困,所債甚少,所失極多,果被眾人之所怪笑。(引自《百喻經》)文中商人行徑,最適合用下列那一成語形容之?
(A)捨近求遠
(B)因小失大
(C)尺短寸長
(D)貪多務得
2、C
裴佶常話少時姑夫為朝官,有雅望,佶至宅看其姑,會其朝退,深歎曰:「崔昭何人,眾口稱美,此必行賄者也。如此安得不亂?」言未竟,閽者報壽州崔使君候謁。姑夫怒呵閽者,將鞭之。良久,束帶強出,須臾,命茶甚急,又命酒饌,又命秣馬飰僕。姑曰:「前何倨而後何恭也?」及入門,有得色,揖佶曰:「且憩學院中。」佶未下堦,出懷中一紙,乃昭贈官絁千匹。(李肇《國史補.崔昭》)文中姑夫的性格是:
(A)嫉惡如仇
(B)墨守成規
(C)貪圖利益
(D)知錯能改
3、D
躄盜者,一足躄,善穿窬。嘗夜從二盜入巨姓家,登屋上,翻瓦,使二盜以繩下之。搜貲入之櫃,命二盜繫上。已,復下其櫃,入貲上之,約如是者三。及其數,躄盜自度曰:「櫃上,彼無置我去乎?」遂自入坐櫃中,二盜繫上之,果私語曰:「貲重矣,我二人分之則有餘,彼出則必多取,是厲我也,不如置而去也。」遂持櫃行大野中。一人曰:「躄盜稱善偷,乃為我二人賣!」一人曰:「此時將見主人翁矣!」相與大笑歡喜,不知躄盜乃在櫃中。頃,二盜倦坐道上,躄盜度將曙,又聞遠舍有人語笑,櫃出,大聲曰:「盜劫我!」二盜遑訝遁去,躄盜顧乃得全貲歸。(何景明〈躄盜〉)以下對「躄盜」的敘述,何者為是?
(A)愚昧
(B)貪婪
(C)正直
(D)機智
4、D
下列祝賀題辭的使用,何者最正確?
(A)喬遷之喜:賀長官高升
(B)業紹陶朱:賀醫院開張
(C)弄璋之喜:賀結婚
(D)松柏長青:賀長壽
依下文回答第 5~6 題:
有一位大學教授在一家大報寫了一篇宏文,接到了一封讚美信。信上說:「給你寫這封信是因為你的大作至為深刻。因為你點出了許多人的想法,也正好吻合我一貫想的。謝謝你的文章如此清晰入理。可惜,我不在紐約,無法跟你當面討論。但我相信,你我都有更多相同的觀點。」在信末,這封信附上了一句話:「希望你繼續努力,給我們更多的好文章。」這位教授一看署名,正是他以前教過的學生。(余德慧〈得意忘言〉)
5、A
這位教授最可能有什麼反應?
(A)非常生氣,因為學生寫信不得體
(B)非常高興,因為學生寫信讚美他
(C)非常高興,因為學生寫信願意和他討論
(D)非常生氣,因為學生無法當面與他討論
6、C
依據文中情境,信中「正好吻合我一貫想的」,教授應會解讀為:
(A)心有靈犀
(B)挑戰權威
(C)見識無奇
(D)獲得知音
7、D
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,只有農夫,而士為四民之末。農夫上者種地百畝,其次七八十畝,其次五六十畝,皆苦其身,勤其力,耕種收穫,以養天下之人。使天下無農夫,舉世皆餓死矣。吾輩讀書人,入則孝,出則弟,守先待後,得志,澤加於民;不得志,修身見於世;所以又高於農夫一等。今則不然,一捧書本,便想中舉人,中進士,作官如何攫取金錢,造大房屋,置多田產。起手便錯走了路頭,後來越做越壞,總沒有個好結果。其不能發達者,鄉里作惡,小頭銳面,更不可當。夫束修自好者,豈無其人?經濟自期,抗懷千古者,亦所在多有;而好人為壞人所累,遂令我輩開不得口。一開口,人便笑曰:「汝輩書生,總是會說,他日居官,便不如此說了。」所以忍氣吞聲,只得捱人笑罵。工人制器利用,賈人搬有運無,皆有便民之處;而士獨於民大不便,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,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。(鄭燮〈寄弟墨書〉)
作者對於士人的批評主要在於:
(A)士人在失意時,總是專注於自我人格的修養,而不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
(B)士人面對外界諸多誤解與嘲諷,只是忍住脾氣,不發一言,任人取笑謾罵
(C)士人雖然擁有田產,但卻僱用佃農耕田,自己並不參與耕種,自以為尊貴
(D)士人將讀書視為手段,汲汲營營於世俗價值的追求,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
8、A
曾昭旭〈在二十一世紀我們還能跟孔子學什麼〉提到:「生命容易被外物所牽累而使自我異化、善意扭曲、理想變質,所以必須常常作自我回歸的修養,讓自我的生命心靈依然保有純淨的理想與愛。而這樣的反省回歸,拿捏抉擇,畢竟是只能靠自己的真誠面對,旁人是幫不上忙的。」以上之敘述,與下列何者意義最為接近?
(A)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(《論語.述而》)
(B)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(《論語.為政》)
(C)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;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(《論語.雍也》)
(D)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(《論語.子張》)
9、B
下列詩句,何者不具有「設想未來」的特色?
(A)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
(B)人閒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。月出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
(C)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。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好景虛設
(D)君問歸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漲秋池。何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
10、D
洛夫寫於 1985 年的〈剔牙〉詩句如下:「中午/全世界的人都在剔牙/以潔白的牙籤/安詳地在/剔他們/潔白的牙齒//依索匹亞的一群兀鷹/從一堆屍體中/飛起/排排蹲在/疏朗的枯樹上/也在剔牙/以一根根瘦小的/肋骨」。下列選項最接近詩的第一節意涵是:
(A)衛生
(B)無聊
(C)美好
(D)富足
11、B
下列選項中的詩句皆出現「草」,請問何者的「草」具有思念懷人的情感投射?
(A)「人生一世間,忽若暮春草。時不可再得,何為自愁惱?」(魏.徐幹〈室思〉)
(B)「青青河畔草,綿綿思遠道。遠道不可思,宿昔夢見之。」(東樂府〈飲馬長城窟行〉)
(C)「君不見河邊草,冬時枯死春滿道;君不見城上日,今暝沒盡去,明朝復更出。」(南朝.鮑照〈擬行路難〉)
(D)「谷口疏鐘動,漁樵稍欲稀。悠然遠山暮,獨向白雲歸。菱蔓弱難定,楊花輕易飛。東皋春草色,惆悵掩柴扉。」(唐.王維〈歸輞川作〉)
12、A
以下詩句何者並非描寫秋天?
(A)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縧
(B)不堪紅葉青苔地,又是涼風暮雨天
(C)桂魄初生秋露微,輕羅已薄未更衣
(D)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/荻花在湖沼的藍睛裏消失/七月的砧聲遠了/暖暖
13、B
秦觀〈鵲橋仙〉:「纖雲巧弄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。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」
上列詞作歌詠的是那一個民間故事裡的人物?
(A)嫦娥與后羿
(B)牛郎與織女
(C)孟姜女與范喜良
(D)梁山伯與祝英台
14、A
「好花開在污泥裏/我酌了一勺水來洗他。半路上我渴極了/竟把這一勺水喝了。好花開花污泥裏/一勺水在我的胃裏。請原諒罷,寬恕著罷!/可憐我只有一勺水啊?」(俞平伯〈一勺水啊〉)根據本詩,詩中人「我」所表現的態度,下列成語何者為是:
(A)自顧不暇
(B)緩不濟急
(C)物以稀為貴
(D)出污泥而不染
15、C
子曰:「禮云禮云!玉帛云乎哉?樂云樂云!鐘鼓云乎哉?」(《論語.陽貨》)
從上述文句推想孔子的意思是:
(A)行禮未見玉帛,奏樂未見鐘鼓,則過於草率
(B)說到禮,就不能離開玉帛;說到樂,就不能離開鐘鼓
(C)慨嘆玉帛、鐘鼓之陳設徒具虛文,禮樂之本質反被忽略
(D)玉帛、鐘鼓之外,當有其他器物陳設,禮樂之事乃完備
16、A
下列選項對於「勇」的敘述何者最為正面?
(A)子曰:「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」子貢曰:「夫子自道也!」
(B)子路曰:「君子尚勇乎?」子曰:「君子義以為上。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。」
(C)子曰:「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。從我者,其由與?」子路聞之喜。子曰:「由也,好勇過我,無所取材。」
(D)子曰: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于親,則民興于仁;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。」
17、D
孟子曰:「愛人不親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禮人不答,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;其身正,而天下歸之。《詩》云:『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』」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?
(A)齊人有言曰:「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;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。」
(B)子貢曰:「學不厭,智也;教不倦,仁也。仁且智,夫子既聖矣!」
(C)孟子曰:「不仁而得國者,有之矣;不仁而得天下者,未之有也。」
(D)孟子曰:「仁者愛人,有禮者敬人。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。」
18、D
「君若以德綏諸侯,誰敢不服?」(《左傳.僖公四年》)文中「以」字與下列「以」字用法何者不同?
(A)臣「以」神遇而不「以」目視。(《莊子.養生主》)
(B)儒「以」文亂法,俠「以」武亂禁。(《韓非子.五蠹》)
(C)許子「以」釜甑爨,「以」鐵耕乎?(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)
(D)志士仁人,無求生「以」害仁,有殺身「以」成仁。(《論語.衛靈公》)
依下文回答第 19~20 題:
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「儵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。」惠子曰:「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」莊子曰:「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」惠子曰:「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,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。」莊子曰:「請循其本。子曰:『汝安知魚樂』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」(《莊子.秋水》)
19、B
惠子曰:「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,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。」由此可知惠子認為:
(A)人不可感情用事
(B)物我、人己都不相通
(C)魚無情緒,怎能快樂
(D)對於他人的情緒變化不必關心
20、B
「我知之濠上也」,由此一語可以知道莊子:
(A)無所不知
(B)與物同感
(C)即景寓情
(D)及時行樂